編者按: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精神,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民政部、財政部在全國先后確立了三批試點地區,明確試點任務、工作安排及考核指標等內容。各地圍繞兩部門部署要求,不斷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質量,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
百舸爭流千帆競。第一批試點的26個地區先行先試,夯實根基,補齊短板,經過1年多的探索,在健全領導機制、篩查精準服務對象、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拓展服務功能、優化信息服務、提升人才隊伍水平、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浙江省杭州市試點以來,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設立社區居家養老、智慧養老、醫養結合、長期照護保障、養老產業發展5個專項攻堅小組,健全領導機制,整合全市力量;
廣東省廣州市通過建立特殊和困難老年人以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動態管理數據庫和“關愛地圖”,制定實施《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定指引》,精準掌握老年人服務需求;
上海市松江區通過對承接服務的社會組織進行中期和末期兩次績效評價,形成了自然淘汰的競爭機制,大大提升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專業化水平;
江蘇省南京市開發了老年人能力評估系統,建立全市老年人能力動態管理數據庫。計劃評估老人26.9萬名(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0%),建立動態更新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據庫;
江蘇省蘇州市通過建立護理站、實施家庭病床、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內設醫療室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等方式,推進醫養融合發展;
安徽省銅陵市出臺了《關于試行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的實施意見》,列出了15項基本養老服務項目,建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提供精準服務;
山東省威海市建成市域一體居家養老信息平臺,整合各類養老、醫療機構,便民服務零售商等,實現服務供給與需求的“零距離”,并積極推進平臺標準化建設;
北京市石景山區對從事一線護理工作的養老護理員,在機構正常工資待遇之外,每月給予補貼,并通過開展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激勵優秀從業者,夯實養老服務基礎;
…………
2017年9月,民政部、財政部聯合評審組對第一批試點地區進行考核,蘇州市、廣州市、杭州市、南京市、銅陵市五個地區被評為優秀。為更好地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和路徑,對已經基本成型的可復制經驗及時總結推廣,編輯部特約上述5個試點地區總結其相關經驗、做法,與全國同仁分享,以期將試點工作推向深入,引領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于養老服務的新期待!